測量器具是指可以單獨使用,或是跟其他裝置一起配合使用,用來確定量值的器具統稱為測量器具。如何正確選擇測量器具呢?
一、要符合測量的經濟性,應該選擇測量又經濟實惠的測量器具,當然要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下,的考慮測量器具的測量效率、成本、測量者的技術水平、性等,如簡單的內外徑測量不需要多**,就可以選在內外卡鉗配合鋼直尺進行測量,即經濟實惠、有人人都會操作!
二、考慮被測工件的批量,工件批量是選擇
測量器具上午重要因素,一般來說,對于單件和小批量的測量,要選用通用的量具量儀,成批的工件應該選用專用量具量儀,大批量工件選用自動檢驗機。
三、保證測量精度,測量器具的精度指標是選用測量器具的主要依據。精度指標中以示值誤差、示值變動性和回程誤差為主。對工件的尺寸公差較大,但分組精度要求較高時的測量(如軸承檢測)應該選擇示值范圍大、示值誤差小的比較儀,如光學計,對尺寸公差小的工件測量,選擇示值誤差、示值變動性和回程誤差都比較小的比較儀,如接觸式干涉儀、扭簧比較儀等。
四、滿足被測件的結構特性,所謂被測件結構特性是指被測件結構形狀、尺寸大小、精度高低、材料重量、表面質量等。被測件結構形狀、尺寸大小是選用測量器具時 先要考慮的問題。對結構簡單、重量輕的工件,可以放到量儀(如偏擺檢查儀) 上測量;復雜的較重工件則要用上置式量儀檢測,即將量儀放到工件上去測量。工件尺寸的大小確定了所要選擇的測量器具的測量范圍,所選用的測量器具的測量范圍要能容納工件,測頭能伸入被測部位。如測量直徑為40mm的軸,選用千分尺時,其測量范圍應取25-50mm,測量器具的示值范圍要超過被測量可能出現的變化,如測量有較大升程的凸輪時,要選用示值范圍較寬的指示量儀,刻度值能保證測出零件的**小偏差。
五、
工件表面質量情況是選擇測量器具要考慮的因素之一。例如表面粗糙、形狀誤差大的工件,選用顯微鏡影像法測量適宜,表面反射系數較低的工件可以選用輪廓儀測量,表面硬度低、鋼性差的工件選用接觸式量儀測量為宜。